前言 http://nietzsche1019.pixnet.net/blog/post/32085084
正文開始前先說明一件事,我不打算說明幸福是什麼感覺,因為我不會隨便的談論我不懂的東西.
目前為止我並沒有在任何文章上看過能最精確說明幸福的文字,因為他確實存在跟快樂或是歡愉等感覺有所差別的感受,這種所有人應該都感受過卻無以名狀的感覺,我當然不會自不量力的想訴說這種主觀感受,我所要做的只是說明而已.
所謂的幸福,就是物質衍生或是輻射的結果.
對我有一點認識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唯物主義者,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只相信事實,而且我有個重要的觀念,凡是違背現實的,最後現實一定會處罰他.這個處罰也許不是針對當事人,可能是那個種族.文化.甚至是什麼不相干的.而現實是什麼?舉個例子,自然就是最龐大的現實,我想我不用再把全球暖化在說明一次,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以及他產生的原因.也因為我這樣的觀念所以我嚴重的反對宗教,因為那個被信仰的東西不可能如聖經等經典中說的那樣神奇,那不是現實,馬克思說那是窮人的鴉片,我則是覺得那是白癡在打手槍.
然而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現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是物質的東西!就算我們所謂的感情也是物質,那不過是腦這個器官內的化學作用,跟極光或是閃電一般,也許那難以捕捉,可是那確實是物質的一種,人格特質也是物質輻射的結果,大家應該記得福島核災吧?當時日本人安靜而有秩序的領取救助品的樣子讓人動容,國際媒體也是大大讚美.可是大家知道海地嗎?他有嚴重飢荒,聽說難民有300萬左右,那邊發個救助的糧食是會有部隊武裝在旁邊戒護的,只要發生嚴重的搶奪事件武裝部隊會毫不留情開槍,可是為了一袋米什麼的冒險搶奪的大有人在,發放作業時現場混亂吵雜更是司空見慣,各位!你們該不會覺得因為什麼DNA的因素日本人一生出來就比較有秩序,而海地人一生出來就是比較混亂吧?會有這樣的差別只存在一個原因而已,因為日本人知道他安安靜靜守秩序排隊也不會餓死,另一邊的人卻要面對今天沒食物,我明天可能要幫自己的孩子收屍.而這樣民眾素質嚴重的差別也只是因為生存物質分配的差別而已.我在強調一次!這世上沒有不是物質的東西,也沒有不是物質呈現的結果,所以幸福…也是物質轉化的一種結果而已.
如果幸福是物質的表現,哪麼!人要如何才能幸福?這很困難,有的人可能吃了好吃的豬排蓋飯就能幸福,有的人非得要跟什麼宅男女神類型的正妹睡覺才能幸福.幸福的姿態好像在每個人身上都不同,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覺得幸福最佳的產生要素是封閉環境下物質恰當分配的結果!我用三個國家來說明我這個觀念,這世上有過三個國家的人民覺得很幸福,一個叫北韓一個叫不丹最後是瑞士,我先談前兩個好了,北韓人民以前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國家,因為他全然的沒有任何外界的資訊,普遍的民眾差別不太大,鬧飢荒大家也是一樣會餓死,不會隔壁活得好好的,我卻非得殺死家人來當晚餐(這不是開玩笑,北韓確實發生過這種事),可是當外來的資訊進來就不是那麼一回事,我看過一段脫北者的自白,那是一個女醫生,她受不了飢荒還有每天在醫院面對營養不良死去的人,所以決定逃到中國去,當她在黑夜裡精疲力盡逃到一個農舍,他發現地上有一個裝著米飯甚至還有肉塊的碗,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米飯甚至肉塊會放在地上,這時黑暗中響起了狗叫聲,她才明白,在中國…狗吃的比北韓的醫生來的好.他說發現真相那一刻是人生最憤怒的時候.現在北韓人民不再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國度,因為他們現在走私與逃脫越來越嚴重,她們知道DVD裡播著的那個有豐盛食物還有滿街汽車的國度是真的.而不丹呢?她反全球化很有名,要去他那裏觀光也是出名的昂貴,他們也不來GDP這套,而是幸福指数GNH,國家也沒有什麼大災難,雖說國債高的嚇死人,可是也還沒問題,可是這幾年他們開始有較複雜的商業活動,所以他們現在也多了一種數據,聽說那個數據好像叫自殺率吧.最後是瑞士,直到現在他們還是覺得很好.
這三個國家說明幾件事情
1在封閉環境下只要物質能勉強供應所需人也會有幸福感.
2要建立一個絕對封閉的環境是極不可能的事.
3在開放式環境下你非得要是前幾名你才能覺得很幸福.
所以我一開始說"幸福最佳的產生要素是封閉環境下物質恰當分配的結果"顯然就不是現實環境下可行的事情,可是最少這全部都說明一件事,物質的平均分配很重要,偏偏有人類以來這件事卻從來沒做好過,有個我還算喜歡的教授他說過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14.html
今天的經濟問題不是生產不足,不是生產效率太低,不是資源使用欠缺效率,而是分配出了問題:我們只需要五、六成人力就可以產出我們所需要與想要的一切(虛榮心不算),多出來的人力都是在生產可有可無的東西,經濟體當然會愈來愈不穩定,經濟的成長當然會愈來愈困難!
我先信任他說得5或6成的人就能生產所有所需的一切好了,畢竟聯合國糧農署也統計過糧食的生產量是人口的1.6倍,簡單的說大家應該都可以吃的很飽,可是很奇妙,全世界還是有9億多的人營養不良,這除了反應全世界分配出了問題以外,還點出一個我個人認為是問題的問題,這世上的人普遍都活得很隨便,我所謂的隨便不是什麼學問做得如何或是工作態度那些其實沒那麼重要的事情,而是正確觀念的建立,舉個例子好了!如果你家隔壁一個長的很像鬍鬚張的大叔在聖誕節時很開心且不懷疑的跟你說,"我等下要去買個超大的襪子歐,因為等下聖誕老人要來發禮物了!”你肯定會覺得這個人瘋了,如果你夠雞婆你還會花時間跟他說聖誕老人不是真的,那麼!為什麼你隔壁同學或同事認真的跟你說他週日去做禮拜,牧師講得多好什麼死後來生還有哪裡聽說發生什麼奇蹟那類的屁話,你為什麼不覺得這個人腦子壞了?明明是一樣的事情啊?我所謂的隨便就是對這樣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有沒有正確的觀念建立,我認為那個觀念是最重要的,行為還比較其次,畢竟我們都可能做出明明知道抽菸容易致癌卻還是要來一支那種事.
你上次好好思考自己使用的物品跟全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時候?
http://www.greenpeace.org/hk/news/stories/forests/2012/05/kfc-deforestation/
而回到幸福這件事情來說,物質能不能平均分配除了影響人能不能幸福之外還帶出一個觀念,我們究竟覺得是不是人人都應該平等的幸福呢?如果只是現在不動腦喊口號,我想大多數人會投贊成票,可是如果回到現實來說就很難,例如我們都支持要幫助遊民,可是!如果我告訴你一年我要多收一萬元的稅來做這件事呢(假設制度是公平沒有貪汙,且你的年收入是40萬)?在芬蘭遊民是有不差房子可以住的,也有一套有效的程序來幫助他們自立,這些居前瞻性的措施且良好的政治體系讓他們的遊民數在歐洲算起來非常的低,而這都要付出,你會願意每年多繳稅嗎?這個問題就是在問你願意讓自己稍微不幸一點,然後讓別人可以幸福嗎?任何人要做任何的回答都可以,可是我奉勸大家最好還是有點愛心,因為如果所有人不認為人人都應該平等的幸福,也不願意稍微不幸一點讓別人好過,那絕對會衍生出一個現象.
如果人從來不是公平,那在不犯法的前提下,我讓任何人不幸又有何不可呢.
最少我在人生低潮的時候我就想過這種事,而關於幸福在最後我還有一個問題,人到底值不值得幸福呢?乍看這跟人人是否都應該平等的幸福有點像,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人人是否都應該平等的幸福是我們人類自身應該詢問的問題,人到底值不值得幸福?則是世界問我們的問題,我不打算回答,而關於幸福,就到此為止吧.
留言列表